可也正是这十年苦练,造就了后来能在银幕上翻江倒海的成龙。
70年代初,他在电影圈混的是替身、跑龙套。片场危险武术全包,摔得鼻青脸肿,没人记得他是谁。
一次拍戏,他从四层楼摔下来,掉到地上爬都爬不起来,导演只说再来一条。那时他没后台没名气,只能拼命。
慢慢地,他找到了自己的路子:不靠硬凶狠的打斗,而是把喜剧、杂耍、创意武术混在一起。
《蛇形刁手》《醉拳》开了头,《警察故事》《A计划》直接打爆票房。
他在镜头里被车撞、被玻璃砸、从大楼跳下去,骨折十几次,还笑呵呵地说我没事。
观众爱看这种拼命三郎,他也靠这种风格打进好莱坞,成了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功夫巨星。
事业飞黄腾达,他被封大哥,身家过亿,奖项拿到手软。可银幕上那个仗义勇为的硬汉,生活里却有着复杂的感情和家庭问题。
成龙早年在片场认识了台湾女星林凤娇。那时候她气质温婉,被称作宝岛第一美女。
两人闪电结婚,还在美国悄悄生下儿子房祖名。
为了保密,林凤娇带着孩子常年在美国低调生活,成龙在香港继续拍戏,很少公开提到家事。
这种状态看似稳定,其实暗流汹涌。成龙忙拍戏、应酬多、身边女伴不断,绯闻常常见诸报端。
1990年代末,他认识了当年风光一时的亚洲小姐吴绮莉。
她出身小康,长相亮眼,演过电影电视剧,却一直没红透。
两人在一次聚会碰面,成龙对她展开猛烈追求。送宵夜、陪拍戏、逢年过节都在她身边,几乎半公开地宠着她。
在那个年代,能被成龙看上,几乎意味着可以少奋斗十年。
吴绮莉也确实被打动,和他陷入恋情。只不过这段关系从头到尾都见不得光——成龙是已婚男人,这一点她后来才彻底意识到。
1999年,吴绮莉怀孕。她觉得有了孩子就是筹码,想借此母凭子贵,但成龙劝她悄悄解决,别把事闹大。
她不愿妥协,直接接受采访公开怀孕消息,把成龙推到风口浪尖。
那一年,整个娱乐圈沸腾。记者追堵、头版头条、公众哗然。
成龙不得不开记者会,承认自己犯错,但没说认孩子。吴绮莉本想逼他就范,结果彻底激怒了他。
他不仅切断和吴绮莉的联系,还更加坚定地回到林凤娇身边。
林凤娇没有离婚,反而安慰丈夫、稳定局面,这反倒让成龙觉得欠她更多。
自此,吴绮莉成了单亲妈妈,而小龙女吴卓林在媒体聚光灯下出生。
按理说,父亲是国际巨星、母亲是港圈女星,吴卓林的童年怎么也不该差。可现实恰恰相反。
吴绮莉带着女儿搬到内地,砸重金给她报非常好的国际学校,学费一年二十万港币,自己咬牙赚钱供她上学。
她想弥补自己小时候缺的父爱母爱,给女儿一个完美童年。
可压力也跟着来。吴绮莉脾气暴躁,又有酗酒习惯,常常管教严厉。
吴卓林在学校因为身世被同学指指点点,回家又要面对母亲的高压。外界冷嘲热讽,家里鞭子棍子,双重夹击下,她的性格越来越叛逆。
2015年,16岁的吴卓林报警,说母亲打她。警方还在家里搜到疑似毒品,吴绮莉被带走调查,母女关系彻底撕裂。
吴卓林从那以后多次离家出走,甚至割腕自杀。她在采访里说,父亲对自己不存在,母亲又太控制,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谁。
2017年,她认识了加拿大网红Andi,比自己大十多岁。
这个女生像救命稻草,给了她久违的温暖,她公开出柜,和Andi一起远走加拿大。
2018年,她们在多伦多登记结婚,一张合影都显得仓促。
没多久生活就给她们迎头一棒:没工作、没收入、靠救济金过日子,还拍视频求助,说父母不支持同性恋。
视频一出,舆论再次爆炸。大家看到的是:功夫巨星的女儿,在异国街头流浪、捡破烂、领救济粮;
同父异母的哥哥房祖名,开豪车、住豪宅、圈内有人脉加持。
两种命运,形成非常刺眼的对比。可成龙依旧沉默,只在被问及时淡淡说希望她快乐,像是说一个陌生人。
在外界看来,成龙无情冷酷,怎么能不认亲生女儿?可细想,这背后有太多隐情。
首先,吴绮莉当年逼宫式的爆料,让成龙心存戒备。
他曾说过,如果一个女人怀孕却选择躲起来,他会感激愧疚;但如果对方拿孩子和舆论做筹码,他只会反感疏远。
其次,他和林凤娇多年感情里有亏欠,林凤娇为他牺牲太多,还在关键时刻替他收拾烂摊子,他更不可能再引火烧身。
认了吴卓林,意味着承认婚外情的一切后果,也可能引发财产、舆论、家庭的新风暴。
非常后,成龙的性格决定了他的选择。
他从小寄宿学校长大,没有父母陪伴,早年又在娱乐圈拼杀,他认的只有靠自己。
对亲生儿子房祖名他都不惯着,2014年房祖名吸毒被抓,他没出手保人,任他坐牢反省,更别说对一位从未抚养过的女儿。
对吴卓林而言,这就是被父亲抛弃。可对成龙而言,这是一种及时止损。
他要保护的是自己的婚姻、名声和几十年苦心经营的形象。
吴绮莉这边,也没真把女儿当孩子看。她一开始确实尽力抚养,后来生活失控,把怨气全撒在女儿身上,从严厉变成虐待,从控制变成放弃。
吴卓林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注定缺乏安全感和边界感。
她遇到Andi就像抓住非常后一根稻草,却不知那稻草同样无力。她的流浪、求助视频、自残、公开出柜,都像是在极端中寻找存在感。
如今的吴卓林,已经23岁,在加拿大依旧过得清贫。
偶尔有人拍到她在救济站排队,头发凌乱、身形消瘦,和成龙的女儿这标签格格不入。
她不愿回香港,也不愿向父母求助,一切靠自己扛。
她曾说过一句话:我出生时大家都知道我是谁,可我自己都不知道我是谁。这大概是她人生非常真实的写照。
成龙那边,事业和生活依旧稳定。他在银幕上演慈父、演侠客,现实里却像从没这个女儿。
有人骂他无情,有人理解他的谨慎。毕竟他已步入晚年,名利地位不容再有风波。
吴绮莉则偶尔上节目,状态起伏大,外表浮肿,言谈中已不再提女儿。
那段母女关系,像一场没人收场的真人秀,留下一地破碎的剧本。
回望整件事,吴卓林像一道难解的题,摆在成龙、吴绮莉、社会和自己面前。
她的出生源于一段见不得光的关系,她的成长伴随着媒体窥探、母亲失控、父亲缺席。
成年后,她用叛逆和出走回应这一切,却找出再多喧嚣也换不来一丝真正的温暖。
成龙的冷漠在道德上难以令人接受,但在现实层面确实是非常稳妥的选择。
他没有卷入这场风暴,保住了家庭、事业和形象。
吴绮莉本想用孩子抓住他,结果反而把孩子推入风口浪尖,自己也背负骂名。
吴卓林则成了两人博弈的代价,一个无辜但又背负原罪的孩子。
然而生活不是剧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算计,也有自己的命运。
吴卓林的人生不该永远困在父母的故事里。她已经成年,也许还会跌倒,但也有机会重新开始。
至于成龙,他的一生已经写进电影史,却在家庭题里留下了空白。这个空白不会有人替他填补,也不会消失。
多年后再看,当初那个冷酷的决定,或许真是他能做出的非常理性选择。
可理性不等于温情,也不等于正义。这就是现实的残酷:有人在银幕上拯救世界,却没能在现实里拯救自己的孩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