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61年及1971年,香港進行涵蓋全港居民的人口普查,並在1966年及1976年進行抽樣調查。
自1981年起進行的人口普查,政府統計處對所有住戶進行簡單的點算以搜集基本資料(例如出生年份和月份、性別等),並通過詳細訪問向部分住戶搜集多方面人口及社會經濟特徵的資料。因此,人口普查採用兩款問卷,即「短問卷」及「長問卷」。在2001年人口普查,七分之一的住戶回答「長問卷」。自2011年人口普查起,約十分之一的住戶回答「長問卷」。
中期人口統計的設計跟人口普查類似,但中期人口統計和人口普查的最大分別,在於前者不會進行全面人口點算,它只會透過大型抽樣調查來搜集人口的詳細特徵資料,並根據適當的統計理論,從樣本結果推算全港人口數目及特徵。換句話說,所有被抽選參與中期人口統計的住戶均須透過回答「長問卷」,提供有關人口及社會經濟特徵的詳細資料。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按隨機抽樣,選出全港約十分之一的住址,訪問大約三十萬個屋宇單位。在成功點算的住戶中,82 500個住戶(或40.5%)選擇在網上提交資料。
2021年人口普查採用多模式的數據搜集方法:
在第一階段,住戶可透過以下方法提供所需資料﹕
網上問卷;
郵寄問卷,隨附回郵信封(只限「短問卷」);及
電話訪問,透過熱線18 2021。
政府統計處會於資料搜集的第二階段安排統計員到訪尚未遞交資料的住戶,並以平板電腦收集所需資料。
此外,就居住在漁船的住戶,政府統計處根據從空中拍攝在本港水域內所有船隻停泊處的照片估算其數目,並透過漁農自然護理署提供的資料估算其特徵。至於居住在遊艇的住戶,則是向被抽選的住戶寄發一份通知信邀請他們完成及遞交網上問卷 。
對於居住在有出入限制或困難的地方的「特定組別人士」,政府統計處會作出特別安排去進行有關人口的點算工作。
因應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的不斷發展,政府統計處會採取應變措施,以減少社交接觸。